尼特魯——神聖能量
1. 創世前開端——努(NUN)——虛無
埃及所有創世主題皆始於同樣的基本信念,即在萬物起始之前是一個流動的太古深淵——無處不在、無邊無際、沒有方向。埃及人稱這個宇宙海洋/無形的混沌為努(Nu / Ny / Nun)——即物質沒有極化的狀態。水是無形的,其本身並不具備任何形狀,也不會抗拒被塑形。
科學家們對於古埃及把宇宙起源描述為深淵持贊成態度。科學家將這個深淵稱為中子湯,其中既沒有電子也沒有質子,只有中子形成一個巨大而極其緊密的核子。
創世前狀態下的這種混沌是由物質壓縮引起的,即原子處於非正常狀態,它們被緊緊地擠壓在一處,導致許多原子核被擠在 原先只被一個正常原子佔據的空間裏。在這種條件下,這些原子的電子被擠出軌道,自由遷移,即處於混亂的衰變狀態。
努( Nu / Ny / Nun )是“主觀存在”,象徵未成形的、未定義的、未分化的能量/物質,代表創世前惰性或不活躍的未創造狀態;它不可能是變化的原因。
術語“無限(infinite)”意思當然是「沒有限定的(not finite)」,表示未定義的、無界限的、無形的、未分化的等等。這意味著萬物賴以形成的能量/物質一定是處於其基本狀態,未成形、未定義、未分化等。如果世界的物質基礎有甚麼基本定義(構造)的話,那麼它們會作為限制因素限制這一基礎無限變化的能力。基本的定義缺失就是對於神的萬能創造力的絕對要求。
2. 讓創造開始
創世前中子湯中濃縮的能量不斷累積。到大約150億年前,這種濃縮能量累積達到了產生爆炸和向外擴張的最佳濃度。
正是這爆炸的隆隆巨響導致宇宙各構成部分分崩離析。
古埃及文獻一再強調這神聖命令的聲音——意思就是這神聖之聲是創世的起源。
現存最古老的五千年前古埃及文獻表明了藉由話語(Word)創世的信念。埃及《白晝通行書(Livro da vinda da luz )》(經常被錯譯為《亡靈書(Livro dos Mortos)》)這部世界上最古老文獻中提到:
“我是永恆… …我創造了話語… …我即是話語… …”
我們還發現,在《神牛書(Book of the Divine Cow)》(於圖坦卡蒙墓室中發現)中,上天及其萬物只是通過說出話語發出聲音就創造出來。當說出其名字時,萬物就產生了。
因為名字就是現實,就是事物本身。換句話說,每個特定的聲音都有/是其對應的形式。現代科學證實了聲波頻率和波形之間的直接關係。
(任何的)話語在科學上都是一個複合振動元素,它是一種波動現象,其特徵在於在相對兩極之間有不同頻率和強度的運動。換句話說,聲音是通過壓縮空氣粒子引起的——即通過重新佈置空氣粒子的間隔和運動引起的,即創造了形式。每個聲波頻率都有自己對應的幾何形式。
神聖的聲音將努(Nun)的惰性勢能/物質轉化為宇宙的構成 部分,成為有差別的、有序的、結構化的——動能——存在於物 體、思想、力量、物理現象等。
將一種能量(勢能)轉化為另一種能量(動能),引起整個宇宙及其組成部分的誕生。
一切皆能量。
3. 阿坦——表現於外的宇宙能量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創造來自非創造狀態。埃及人稱之為努。虛無或無也表示宇宙的創世前狀態。沒有宇宙:虛無/無/零。 宇宙的這種狀態代表主觀存在——未成形、未定義和未分化的能量/物質。其惰性能量不活躍。
另一方面 , 創世狀態是有序的、有形的、清晰的和差異化的。埃及人將創世狀態中的全部神聖能量稱為 Atam(阿坦)。
創造是對太古狀態的所有混沌(未分化的能量/物質和意識) 加以整理(給出定義/秩序化)。古埃及所有的創世記載都通過定義清晰、界定明確的階段展現出這一點。
創世第一個階段就是作為創造者和存在者的至高無上 (Supreme Being)的自我創造,即從主觀存在(Nu/Ny/Nun)到客觀存在(Atam)的過渡。用通俗易懂的人類語言來說,就相當於人從睡眠(無意識狀態、主觀存在)到有自我意識(獲得意識,客觀存在)的過渡。這就像是站到了堅實的地面上。
埃及聖賢將這個階段的創造解釋為阿坦(Atam)/阿圖(Atum)從努(Nu/Ny/Nun)中誕生。在烏納斯(所謂的金字塔)文獻中有這樣的禱文:
向你致敬,阿坦,
向你致敬,他讓自己出生!
你高升在高高的土墩之名下
在祂凱布利(Khepri)之名下(變成一)。
[§1587]
阿坦意味萬物合一(Unidade de todos)、完全。 阿坦与根、‘tam’或‘tamam’有关,意思是“要變得完整”或“使…结束”。
在古埃及文獻中,阿坦意味著這個完全或完美的人,在《瑞的連禱文(Ladainha de Ré)》中,阿坦被認為是完整的一(the Complete One)、所有(the ALL)
古埃及文獻強調,完整的一包含所有。古埃及文獻指出:
“我有許多名字和許多形式,我的存在在每一位尼特中”。
一並不是一個數位,而是數字背後的根本法則的元素,其他 所有數位都是由它而生的。一代表結合、同一體:一種如未極化能量般的絕對。阿坦作為數位一既不是奇數也不是偶數,而卻又二者皆是。阿坦既不是女性也不是男性,而是兩者皆是。
阿坦是創造階段有序能量矩陣的全部,而努是無序的能量混合——主觀存在。宇宙中全部神聖能量在混沌狀態下被稱為努, 而阿坦是有序的創造和它的過程/狀態點。
阿坦代表努中存在能量的有序釋放,即賦予其生命。這代表了客觀存在。
努和阿坦彼此互為影像,如數位0和1——0是無、沒有, 而1表示所有。
4. 萬物歸一
創造是對太古狀態的所有混沌(未分化的能量/物質和意識) 加以整理(給出定義/秩序化)。古埃及所有的創世記載都通過定義清晰、界定明確的階段展現出這一點。
創造的種子——萬物之源就是阿坦。就像種子裡包含的植物一樣,宇宙中創造的萬物皆是阿坦。
“萬物即一”的阿坦, 作為宇宙之 魂 , 在古埃及紙莎草 書即著名的《布萊納 – 萊因德紙莎草書(Papiro Bremner-Rhind)》 中宣稱,
“當我證明自己存在時 , 存在就存在了。
我的存在是以存在者的形式,這是第一次存在。
我是根據存在者的存在方式而存在的,所以我存在。
正是這樣,存在者才得以存在。”
換句話說,當宇宙之魂開始存在時,整個創造就存在了,因為完整的一包含所有萬物。
5.尼特魯——神聖能量
我們剛剛看到,當宇宙之魂存在時,整個創造就存在了,因為完整的一包含所有萬物。
創世循環由神力或能量造成和維持。這些能量,如永恆的創造循環,經歷從誕生——成長——成熟——衰老——死亡和重生的轉變過程。作為人類,我們有著類似的生命力量貫穿一生。我們人體包括掌管我們生命存在的許多循環。當我們死亡時,所有力量都將枯竭。
埃及人稱這些神力為尼特魯。宇宙的主題是它循環往復的性質。 NeTeRu(尼特魯)是NaTuRe的力量,可以說它讓世界動起來。僅僅稱它們為神和女神會讓人產生一種假象。
在創造週期中表現出的神聖能量是由其組成能量方面所定義的,這些方面被古埃及人所稱為尼特魯。為了創造的發生和維持,這種神聖的能量必須從男女兩性法則方面思考。
因此,古埃及人以尼特德(netert,女性法則)和尼特(neter,男性法則)表達宇宙能量。
埃及詞語‘neter’或 nature或‘netjer’意即能夠產生並維持生命的力量。由於創造的各個部分要經歷誕生——成長——死亡——重生的循環,所以這個迴圈的各階段中的驅動能量也是如此。因此,古埃及的尼特魯作為神聖的能量,曾經並繼續經歷從誕生 ——成長——死亡和重生的同樣循環。如普魯塔克(Plutarch)所說,這種認識人所共知,即被稱為尼特魯的自然洪荒之力曾經歷誕生或創造,經歷不斷變化、成熟和死亡到重生。
我們可以以毛毛蟲的一生為例,它孵化、生長,然後作繭,或死在裡面或者運氣好點蛻變成蝶,然後產卵,這樣循環往復。我們從中看到的是從一種形式/能量狀態到另一種形式或狀態的周期性變化。
另一個例子是水的循環——水蒸發,形成雲,以雨水回到地面。這是能量井然有序地在不同形式中周期性地變化。
當你認為尼特魯不是神或女神而是宇宙的能量時,那麼就可以認識到古埃及對宇宙的表述活靈活現。從哲學上講,這種周期性的自然轉變與我們今天的說法一脈相通:
“萬變不離其宗”。
在科學界,這被稱為能量守恒定律,它的描述是:能量永遠不會消耗而只有形式上的變化,一個系統(如宇宙)中的總能量不會增加或減少。
6.宇宙能量矩陣與愛因斯坦
這個能量矩陣是創造這一初始行為的結果和宇宙誕生後所帶來的影響。該矩陣由有組織的階層結構組成。這種存在階層結構的每一層都有神的顯現——位於其上的存在層級的意識創造。每個存在階段的自我凝思會帶來每個較低階段的存在。因此,能量層級是相互關聯的,每個層都由下一層來維持。這種能量層級巧妙地被置於一個巨大的矩陣之中,這是一個深度銜接交互的自然規律矩陣。它既是形而下的,也是形而上的。
古埃及人和巴拉迪埃及人過去和現在都不去區分存在的形而上狀態和有形物體的狀態。因為這樣的區分是一種精神錯覺。我們同時存在於許多不同的層次上,從最物質的到最形而上的層次。愛因斯坦認可同樣的法則。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人們熟知和接受,認為物質是能量的一種形式,是能量的聚集體。因此,物質或質量守恆定律同樣表明,在任何物理或化學變化過程中,物質既不能憑空產生,也不能被消滅。
能量由以不同速率旋轉或振動的分子組成。在“有形的”世界中,分子以非常慢且恒定的速率旋轉。這就是為甚麽在我們通常的感覺中物體是堅實的。速度越慢,物體越密集或者越堅固。在形而上(精神)的世界中,分子以更加快速或飄渺的方式振動,其中事物更自由、更鬆散。
在這一點上,宇宙基本上是一個有著不同密度的能量等級。我們的感官能接上最密集的能量形式也就是物質。能量層級是相互關聯的,每一層都由下一層來維持。這種能量層級巧妙地被置於一個巨大的矩陣之中,這是一個深度銜接交互的自然規律矩陣。它既是形而下的,也是形而上的。
宇宙能量矩陣將世界視為一個由人(生和死)、動物、植物以及自然和超自然現象組成的複雜關係系統的產物。這一基本原理通常被稱為萬物有靈論,因為其核心前提是,萬物都是由生命力(有能量)驅動的。正如分子運動論所認為的,每個事物的每個微小粒子都是恒動的,有能量的。換句話說,萬物都是活的(有能量的)——動物、樹木、巖石、鳥,甚至空氣、太陽和月亮等。
速度較快的能量形式——宇宙中這些看不見的能量——被許多人稱為魂靈。魂靈/能量以不同密度組織構築起來,而密度與分子的不同速度息息相關。這些較快(不可見)的能量居於某些區域,或與特定的自然現象相關聯。魂靈(能量)以家族式的群組存在著(即彼此相關聯)。
能量可以隨意填充為更加濃縮的能量(物質),例如人類、動物、植物或其它任何形式。魂靈在出生時賦予人生命,並在死亡時離去。有時,會有一個以上的能量魂靈進入一個身體。
我們經常聽到一個人‘覺得不是他自己/她自己’或是‘一時犯傻’、‘被附身了’、‘發狂’,或是一個人有多重性格。能量(魂靈)都以不同程度影響著我們所有人。
古代埃及人和巴拉迪埃及人長期以來都認識到能量在萬物中的存在。每塊石頭、每個礦物、每根木頭等等都有宇宙能量(尼特魯)的存在,沙巴卡石碑(Shabaka Stele,西元前8世紀)中清楚地記載道:
“所以尼特魯(神、女神)進入了它們的身體、每一種形狀種類的木頭、每一種礦石、每一種泥土,如同每一樣源自它(指地球)的東西,從地球而生,並形成外形。”
7.尼特魯與天使
尼特魯(神、女神)是神的能量/權力/力量,通過祂們的行動和相互作用,創造、維持了並將繼續維持著宇宙。
尼特魯(神、女神)及其功能後來被其他人公認為天使。《申命記》中摩西之歌(32:43),在死海附近的昆蘭(Qumran)的洞穴中被發現,提到了複數形式的神:
“諸天吶,與他一同歡樂;向他致敬,你們的神”。
當新約(希伯來書1:6)中引用這段經文時,神(gods)這個詞就被‘上帝的天使們(angels of God)’所取代。
尼特魯的範疇(在基督教中也被稱為天使和大天使)在宇宙層面/範圍內是分等級階層的。
8.創世迴圈
創世體系是一個必要的發出、行進或放射,伴之以著必要的願望或回歸本源的系統:所有形式和階段的存在都從神性流出,而且都努力返回並停留在那裏。
作為大爆炸的結果,造成所有銀河系向外移動的爆炸力受到萬有引力/收縮力的對抗,後者在將銀河系往一起拉。目前,向外的力量超過了收縮力量,所以宇宙的界限仍在擴大。
科學家告訴我們,在未來某個時間點上,宇宙將停止擴大而開始縮小。大爆炸火球的微波輻射(仍在四處湧動)將開始壓縮,溫度升高,並再次變色,直到再次變得清晰可見。天空將變成紅色,然後會變成橙色、黃色、白色,並且會在大擠壓(Big Crunch)中結束,即宇宙中所有的物質和所有輻射將碰撞崩塌成一個單元。
大擠壓本身並不是結束,因為那個重組的、崩墜的宇宙——中子湯——將有潛能再次創造,這被稱為大反彈(Big Bounce)。
所以古埃及文獻中也以埃及慣有的象征角度描述“大擠壓”和“大反彈”就沒甚麼可奇怪的了。
埃及棺木文第130號中提到,
“在經歷數百萬年的分化創造之後,創造前的混沌將回歸。只有完整的一(阿坦)和奧斯–拉(Aus-Ra)將留下… …時空不再分”。
古埃及文獻告訴我們兩點。第一點是在創造週期結束時所創造的宇宙回歸混沌,意即“大擠壓”。第二點是宇宙的新周期性再生的潛能,以Aus-Ra(奧斯-拉)的存在為象徵。
讓我們在此稍作停留,了解一下埃及神祗的“名字”究竟傳遞了甚麼。
Aus-Ra(奧斯-拉)由兩個詞組成。奧斯(Aus)一詞表示力量或根。因此,Aus-Ra意即拉(Ra)的力量,拉的再生。
從外在的死亡中產生生命的法則一直被稱為Aus-Ra(奧斯-拉),它象征著復活更新的力量。古埃及文獻的主題是出生、成長、死亡到再生的創造循環本質。
[摘錄自 埃及宇宙學——充滿活力的宇宙,第三版 寫的 莫斯塔伐•葛達拉(Moustafa Gadalla)]
購書網點:
A – 有聲讀物可在 kobo.com 等處獲得。
B – Smashwords.com 提供 PDF 格式
C – Epub 格式可在 Kobo.com、Apple 的 https://books.apple.com/…/moustafa-gadalla/id578894528 和 Smashwords.com 獲得
D – Mobi 格式可在 Amazon.com 和 Smashwords.com 上獲得